ISO9001质量认证关于在检测点上设置控制点的问题
有些产品在其工艺流程中设有检测点,用以检查产品质量特性是否达到设计一要求但有些组织把检测点一律当成控制点,这种作法是否合适还要做具体分析。
一般说来,产品流到检测点时,其质量特性早已形成而检测点又无法控制影响质量的因素,只能判定产品质量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将该检测点当成控制点,实际上无法进行过程控制,这样设置控制点是不正确的。
但在下述情况下,也可在检测点上设置控制点:
①在形成产品质量特性的过程上无法判断该质量特性的实际水平,而只能在其后的检测过程上判断时,可在该检测点上设置控制点,但必须同时建立直接的信息反馈渠道,将两者通过“热线”联系起来,以便把检测结果及时地反馈给形成该质量特性的过程,由该过程利用这些信息,采取措施,控制与调整因素,保证使之经常处于稳定状态。
例如,散热器的漏水率是其重要的质量特性,但是否漏水决定于芯子的烘焊,主片浸焊,上、下水室分总成焊接以及散热器总成焊接这五道焊接过程而这些过程的产品质量好坏都不易在本过程上发现,只能在其后的总成试验(试漏过程)上才能做出判断。在试漏过程上设置控制点,虽然不能直接控制影响因素,但可提供散热器是否漏水的部位和频率的信息,然后通过直接的“热线”将这些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各有关焊接过程,使责任者掌握本过程产品质量的优劣,并通过统计的定量分析,找出影响焊接质量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和控制有关因素,使产品质量处于稳定状态,这样也可达到过程质量控制的目的
②在产品质量特性是在手工操作的过程形成的情况下,也可在检测点上设置控制点。
例如,蓄电池的装配一般是用手工装配的,装配后另设检测点,检查是否出现反较、短路、断路等缺陷。在手工装配的条件下,影响产品质量的主导性因素是人的因素,而其他因素则常常不是主要的。但人是难控制的因素,除制定作业指导书,严格工艺纪律,加强培训,提高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以外,几乎别无他法。另一方面,装配时操作者却无法自行判断其装配质量的好坏。而要控制人的操作质量,就必须依据装配后检测点所反馈的质量信息,由操作者进行自我控制,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能在装配过程与检测点之间设置直接的信息反馈渠道,就可在该检测点设置控制点。
③有些检测点由于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比较复杂,为控制检测质量,对影响检测精度的诸因素也分别建立控制项目。此种情况下,该检测点也可设置控制点。但过程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产品质量,若能将检测点所得检测结果与形成该质量特性的前面的过程通过信息反馈渠道联系起来,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企业申请ISO9001体系认证,前提是营业执照满三个月,有三证 1.营业执照 2.组织结构代码证 3.税务登记证
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和保证标准起源于英国BS5750标准,于1987年正式颁布(版)迄今已被近两百个国家或地区等同或等效采用。ISO9000标准的贯彻、推行以及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发展为提高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减低企业采购/销售成本/风险、消除贸易壁垒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什么ISO9000族标准能有效地完善质量管理?
一、ISO9000族标准适应了组织完善质量管理的需要。任何产品或服务都是通过规范或技术标准来体现顾客需要的,但是如果提供和支持生产的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就不可能始终如一地生产出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正是由于这方面的关注,导致了ISO9000标准--质量体系标准的产生。
二、 ISO9000族标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在ISO9000标准的基本概念中,特别强调了过程控制,即ISO9000族标准是建立在所有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上。换句话说,所有产品(服务)质量也都是在产品形成过程中形成的,要控制产品质量必须控制过程,控制过程体现了预防为主这样一种先进的质量管理思想。
ISO9001体系基本原理-QMS方法
管理的系统方法应用在ISO9001体系中就是ISO9001体系方法-QMS方法。
ISO9001体系是组织为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由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形成的。评价ISO9001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是以能否顺利地达到质量目标来衡量的。2000版ISO 9000标准为了帮助组织采取合适的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和实施ISO9001体系,取得预期效果,特别提出了下述工作步骤。它是着眼于使组织提高过程能力,确保产品可靠性,并且通过PDCA循环,持续改进过程和产品质量,增加顾客的满意度而设计的。这些工作步骤适用于组织开发和实施ISO9001体系,但是对组织现有的ISO9001体系的保持和改进也是十分有益的。
1.根据本组织提品的特点,识别和确定顾客的需要和期望,包括顾客现行的需求和潜在的、发展的要求,以及法律法规的要求。
2.按照顾客需求和组织的质量宗旨和方向,制订和颁布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识别和确定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所必需的各个过程和实施过程的职责。
4.对每个过程实现质量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确定测量的方法。
5.应用测量方法,评定每个过程结果的有效性。
6.确定防止不合格发生并消除产生不合格原因的措施。
7.通过分析各个过程质量,努力寻找提高过程有效性和效率的机会。
8.确定质量改进的项目,应**考虑能取得效果的改进项目。
9.对如何实施改进,从战略、过程和所需的资源进行策划,并制订改进计划。
10.组织实施改进计划,开展改进活动。
11.在改进过程中,对改进效果进行监控。
12.对照每个改进项目的预期目标,评价改进的实际结果。
13.评审改进活动,确定适宜的后续措施。
ISO9000认证工作准备和应对技巧
1.质量方针应熟悉、了解、背诵下来。
2.任何修改或涂改要有签名或盖章。
3.各种记录均应加以签名确认,尤其是质量记录。
4.电脑打印的质量记录,有打出姓名者,亦需签名或盖章。
5.表单记录内容的空白处要划记“/”或盖“空白”章
6. 文件或记录,禁用铅笔书写。
7. 不能剪贴,不要用涂改液涂改。
8. 确保表单记录的完整性,尤其是需要做持续追踪的记录。
9. 先确定了解问题后再回答。
10.有问必答,答其所问。
11.回答要有根据,审核员认可所答的问题后,不可以延伸,发展该问题
ISO9000:2000 QMS正式审核会资料
审核按审核计划实施,各部门应做好准备工作
审核期间,被审核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务必在场,直至审核结束,各级人员应认真回答评审人员提出的问题,要有礼貌、体现出公司的精神面貌各部门组织全面的卫生大扫除,管理处需特别重视,保证干干净净的迎接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