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别分析法是根据已知的违约和非违约的企业进行分类构成符于个总体,由这若干个总体的特征找出一个判别函数,用于判别任意已观察的向量应判属于哪一个总体,以及检验两个或多个母体,在所测量的指标变量上,是否有显着差异,如有则指出为哪些指标。
1968年奥特曼(Altman)率先将判别分析法应用于财务分析、公司破产及信用风险的分析,建立了如下着名的线性判别分析模 :
Z=0.012X1+0.014X2+0.033X3 +0.006X4+0.999X5,
其中,X1为流动资金/总资产,X2为留存收益/总资产,X3为息税的收益/总资产,X4为股权市值/总负债账面值,X5为销售收入/总资产。临界值为2.675,如果z小于临界值,借款人被划入违约组,信用级别较低;反之被划人正常组,信用级别较高。当分值在1.81和2.99之间时,Altman发现判断失误较大,该重复区域为灰色区域。
以Z模型为代表的线性判别分析模型虽然很适用于信用评级,但这种方法存在一定问题:(1)限制条件过于严格,如要求样本数据服从多元正态分布,协方差矩阵相同等;(2)模型主要考虑的是财务因素,没有考虑行业特征、企业规模、管理水平等非财务因素的影响;(2)模型以历史数据为基础,对未来发展的预测不够。
综合评判法就是对多种因素所影响的事物或现象做出总的评价,即对评判对象的全体,根据所给的条件,给每一个对象赋予一个实数,通过总分法或加权平均等其他计算方法得到综合评分,再据此进行优序评价。
从信用评级本身的属性来看,企业信用评级属于一种不确定性的模糊问题,因此,综合评价法的发展趋势足与模糊理论相结合来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从而使评级结果更科学、更准确。
企业信用状况标准如下:
优秀级:(AAA)90分及以上。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很好,经营管理状况好,经济效益很好,有很强的清偿与支付能力,市场竞争力强,企业信誉度高。
良好级:(AA)80-89分。企业各项经济指标良好,经营管理状况较好,经济效益良好,有较强的清偿与支付能力,企业信誉度良好。
较好级:(A)70-79分。企业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经营管理状况尚可,经济效益稳定,有一定的清偿与支付能力,企业信誉度尚可。
一般级:(BBB)60-69分。企业各项经济指标一般,经营管理状况一般,清偿与支付有一定难度,存在风险。
较差级:(BB)50-59分。企业各项经济指标较差,经营管理状况较差,清偿与支付有较大难度,存在较高风险。
差级:(B)49分及以下。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差,经营管理状况差,清偿与支付有很大难度,存在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