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认证所需准备资料如下:
1、管理体系认证委托书
2、营业执照复印件(副本)或机构成立批文
3、相关证明(法律法规有要求时,如许可证等)
4、管理体系文件(电子版)
5、生产工艺流程图或服务提供流程图
6、组织机构图
ISO9001质量认证适用时应提供以下内容:
1.有效版本的管理体系文件
2.营业执照复印件或机构成立批文
3.相关证明(法律法规有要求时),如3C证书、许可证等
4.生产工艺流程图或服务提供流程图
5.组织机构图(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6. 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
ISO9001质量认证管理原则
一. 以顾客为中心。
二. 作用。
三. 全员参与。
四. 过程方法。
五. 管理的系统方法。
六. 持续改进。
七. 基于事实做决策。
八. 与供方的互利关系。
ISO9001质量认证意义
1 、质量管理体系与国际接轨。
2 、有利于市场开拓,发展新客户。
3 、提高企业整体素质、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从而明显提高工作效率。
4 、产品质量的控制水平明显提高。
5 、取得经济效益,降低质量损失。
6 、提高顾客满意度。
7 、有利于参与重*程招标及重要主机厂配套等竞争。
8 、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度,取得宣传效益。
9 、减少重复检查。如可免去顾客的对供方现场评定。
10 、适应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要求。
ISO9001质量认证控制点上控制因素与控制结果的关系
有人认为,控制点的工作内唇就是控制影响质量的因素,由过去的管“结果”转变为管“原因”。也有人认为,控制点上设置了控制图就达到了控制目的。这两种看法都不够全面。
在控制点上,要通过控制因素来保证结果(产品质量),为此要确定相应的控制项目及其标准(允许值)、检查间隔及执行者,以便保证产品质量和保持其稳定性。但是,控制因素也不是万无一失的,例如:
①确定的控制项目,由于受到人的认识水平的限制,有时不见得能保证正确;
②控制项目是依靠人来执行的,而对人的控制常常没有可靠的保证;
③存在着外界变动因素的干扰。
所以,有时虽然似乎已经按规定控制了因素,但仍有可能出现失控现象。为防止出现此种情况,故一般在控制点上还应设置控制用图表。例如控制图、数据记录表、“三自三检”(即自检、自分、自作标记和自检、互检、专检)表、抽样检查记录等,利用这些图表所反映的结果来确认因素有无失控现象,监视因素的控制效果,一但发现失控,就可及时采取措施纠正。控制点的工作包括两方面:一是控制因素,保证结果;二是检测结果,控制因素。这两手都有了,才能达到过程控制的目的。
ISO9001质量认证的有效性是认证的生命线:认证有效性是保证认证工作质量的关键,是认证的生命。国家认监委在2006年认证机构工作会议上也特别提出"规范工作,提高认证有效性"的工作要求,并多项措施加强监督管理以提高认证有效性。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保证和实现认证有效性,关键在于不断提高审核员综合素质、规范审核员的认证实施活动。
充分的审核准备是确保认证实施活动有效性的前提,审核员接受认证机构委派的审核任务后,在进入现场审核前,做好充分的审核准备,是确保认证实施活动有效性的前提,而在审核准备阶段,下述几个环节尤为重要。识别法律法规,不仅是各个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也是审核员现场审核时对受审核方的守法情况作出判断的先决条件。审核员必须识别和熟悉与受审核方、受审核产品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行业要求等,这对于陌生行业的审核尤其必要。识别法律法规的途径很多,可以查阅认证机构的审核作业指导书,也可以直接在网上进行搜索查询并下载。